安全帽是建筑工人的标准装备,在使用过程中有很大的安全保护作用。但是,仍然有很多安全事故,只是因为大多数工人不规范使用安全帽。今天给大家讲讲安全帽使用不规范带来的各种问题。
1.安全帽存在质量问题:部分安全帽存在抗冲击性和抗穿刺性差、其箍圈吸汗透气性差、零件为金属材料等质量问题。在实际使用中,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并通过ISO质量体系认证和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优质名牌产品。
2.安全帽充当头盔和凳子:由于进入生产现场需要安全帽,有些人觉得在去现场的路上戴安全帽带着“麻烦”,就把安全帽当头盔用。由于安全帽的主要作用是防止人的头部被高空坠物砸伤,而头盔是用来防止骑车人被砸和坠落的,两者的保护侧重点不同,作用也不同,所以不能用安全帽代替头盔。工地有人喜欢把安全帽当凳子坐。不经意间,他们可能会因为违规、隐患或事故而“坐实”。当你进入生产现场时,你必须戴安全帽。随意摘下安全帽将是违法的。如果当凳子用,会刮伤帽檐和帽顶,压坏帽子的内衬,导致安全帽损坏或使用寿命降低。
3.超周期使用:不更换的“不破”头盔正常使用期为2.5年,但现场头盔超期使用的现象相当普遍,一些安全监管人员对此也视而不见。某单位有个安全帽,用了近10年。因为它的外观是“新”的,看起来并不“差”,还在用。其实头盔就算不用,时间久了也会老化。如果不及时更换,一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危险,后果不堪设想。[5]
4.存放不当:安全帽的适用温度为-10至+50℃,应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,避免接触火(热)源和腐蚀性物质,以免影响其正常使用寿命。安全帽的存放期要尽量缩短,最好购买使用;购买长期未发货的产品,以免因库存时间过长而影响实际有效使用时间。
5.使用不准确:主要施工人员佩戴安全帽无腰带(或下巴下有未系紧的腰带),无芯,未根据头部大小调整帽箍长度,被划伤或损坏后未按原规格及时更换帽壳和帽衬。
6.使用前缺乏必要的检查:使用前应进行以下项目的常规检查:帽壳无损伤、无裂纹、无明显变形;盖子没有损坏;抱箍完好,与帽壳连接牢固;帽带无侵蚀和伤痕;锁扣齐全有效;如果受到严重冲击,应立即报废,切勿重复使用。
7.混搭导致治理混乱。有的工作人员把安全帽当公共安全用具,想用的时候就随便拿一个。这种混穿现象造成治理混乱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安全帽生产日期等原始数据丢失。是否过时使得专科医生的头脑纷繁,这只能靠主观经验来判断。而且,部门里每个人都不愿意戴脏帽子。因此,安全帽应编号一致,配有编号和工作人员,根据工作性质佩戴不同颜色,并建立相应的使用台账。
8.不能准确看待安全帽的近电流报警功能:有些安全帽装有近电流报警器,当接近一定范围内的高压设备时会发出报警信号。安装报警器只是增加了一项检查措施,并不能减少用电检查等技术措施的实施来保证安全。因为报警器在电压较低时(如380 V)可能不会报警,更有甚者,有些近电流报警不可靠。当然,如果接近报警(包括类似的接近报警手表等。)接近设备时发出声音,应认为设备有危险电压。
安全帽的使用是否规范,对自我保护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。施工作业中任何人为或质量问题造成的小事故都是极不值得的。